为市民营造“清凉”环境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为给市民和户外劳动者营造清凉、舒适的夏日环境,山东、江苏等地通过采取空间纳凉、科技送凉和设施添凉等措施,全方位提升城市应对高温的能力。

空间纳凉:打造温馨“避暑港湾”

“能喝口水、歇歇脚,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环卫工人李师傅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众多户外工作者在炎炎夏日里的心声。如今,多地积极行动,打造开放式清凉空间,为户外工作者构建起“避暑港湾”。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精心打造了66个“共享凉亭”驿站。这里聚焦群众纳凉需求,充分整合镇街、服务中心等资源,为群众搭建起优质公共空间。别看驿站面积不大,里面的“宝藏”服务可谓一应俱全。针对老年群体,专门打造了棋牌室、书法室等适老化空间,让老人们能以棋会友、以墨润心,丰富文娱生活。紧盯环卫保洁等户外高温作业人群的防暑需求,山亭区还打造了清凉驿站。驿站内,空调、饮水设备、应急药箱、手机充电站、WiFi等设施应有尽有,常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凉茶、绿豆水等夏季防暑降温用品。这些贴心的安排既能驱散夏日的燥热,又让户外高温作业人群切实感受到关怀。

面对高温天气的严峻“烤”验,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设置了44个“清凉补给站”。这些补给站功能完备,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冷藏和常温的瓶装矿泉水,充分满足了市民在高温环境下的饮水需求,还贴心地配备了休息纳凉区域并提供了紧急救护、充电热饭等便民服务。奔波在烈日下的劳动者可以在此稍作休息,缓解高温带来的疲劳,降低中暑风险。常州市溧阳市同样重视户外工作者的安全与健康。当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时,在11时至15时暂停环卫工人露天作业并安排他们到“环卫工人休息点”休息。在休息点开展高温中暑安全救护知识培训和演练,由专业人员讲解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环卫工人的自我防范意识。

在湖北省黄石市,为确保市民安全度夏,当地对城区部分老旧人防工程进行了翻新改造,打造多个纳凉点,室内温度稳定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在鹿獐山纳凉点,城管队员正忙碌地搬运桶装水,为纳凉的市民提供充足的饮用水。此外,纳凉点内还放置了防灾知识宣传资料,供市民翻阅学习。居民陈先生说道:“好多街坊都愿意到这里来,大家既能惬意纳凉,又能学到实用的防灾知识,是个消暑休闲的好去处。”

科技送凉:保障城市干净整洁

福建厦门、安徽芜湖等地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优化环卫作业模式,为城市降温、为环卫工人减负,保障城市在高温下能够干净整洁、有序运转。

在厦门市东浦路,一辆智能雾炮车正缓缓行驶,沿途喷洒细密的水雾,给酷热的街道带来丝丝凉意。今年,厦门市加大环卫特种车辆投入,引入8台高压洒水车和4台智能雾炮车。据悉,这些车辆搭载了先进的物联网系统,如同拥有了一个“智慧大脑”。该系统能实时获取气温和湿度数据并自动调节作业频率。以雾炮车为例,其喷射的水雾直径仅10~50微米。这些微小水雾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将路面温度降低5~8摄氏度,为市民营造凉爽的出行环境。

安徽省芜湖市环卫、园林、市政等部门启动“智慧战高温”模式,运用“科技+关怀”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在镜湖区九华中路人行道上,一辆无人驾驶清扫车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降尘湿扫作业。这辆无人清扫车外观小巧灵活,配备了多种先进的传感器和清洁设备。工作人员只需提前在控制系统中设定好作业路线和时间,清扫车便能准时上岗,按预设程序完成清扫、降尘等任务。据悉,镜湖区已配备了30余台无人清扫车,在高温天气里有效缓解了人工清扫压力。一位环卫工人表示:“现在有了这些无人清扫车,我们的工作轻松多了。”

设施添凉:贴心改造优化体验

连日来,浙江省杭州市持续高温,共享单车成为大家短途出行的热门选择。然而,传统坐垫在烈日暴晒后温度上升,导致市民骑行体验下降,甚至可能引发烫伤风险。

为此,杭州市城市管理部门指导共享单车企业安装清凉坐垫,通过材料升级和技术创新,让骑行更舒适。据介绍,清凉坐垫采用高分子聚合材质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反射太阳光,在正午暴晒下实测最高可降温20摄氏度。同时,使用了定制的防水面料,有效阻隔雨水渗透,确保坐垫干爽不积水,为骑行者提供舒爽体验。截至目前,已为6.7万辆共享单车安装了清凉坐垫。

上海、北京等地的公园则纷纷安装饮水设备,全面满足市民游客的饮水需求。

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通过分析游客动线及高峰时段数据,公园管理部门科学选定了5处点位安装直饮水设备,打造“15分钟便捷饮水圈”。设备具备多重过滤净化功能并通过智能系统对水质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系统还能在滤芯需要更换时自动预警,确保维护及时。在北京市朝阳公园,直饮水机也同样受到欢迎。该直饮水机顶部设置了防水防晒遮阳罩,机身正面设有三个不同高度的出水口:最右侧为“杯具接水区”;另外两个一高一低的出水口呈45度倾斜,方便未带水杯的游客直接饮水。基座四周铺设防滑砖,后方隐蔽处设有滤芯更换舱门,既保障了使用安全,也维护了环境的整洁美观。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07.08 盛卿

来源网址: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dfxx/art/2025/art_bd8dea4c3d144e668a4846b92c954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