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974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田纯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建筑工人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建筑工人待遇以及吸引鼓励年轻人投入建筑行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从事建筑业农民工约4582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15.4%。您提出的维护建筑工人权益、吸引鼓励年轻人投入建筑行业等建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年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切实维护建筑工人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建筑工人技能水平,着力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积极宣传建筑工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关于提高建筑工人待遇

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通过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断加强企业薪酬信息公共服务、指导各地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评估机制等多种措施,合理确定和提高建筑工人工作待遇,取得了明显成效,如:2023年湖北武汉、宁夏吴忠等多地组织开展建筑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并签订《建筑行业工资集体合同》;河北省连续三年公开发布建筑施工人员等职业工资价位信息;多个地区定期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全国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月收入持续保持增长趋势。

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继续指导各地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持续推进《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落实落地,促进建筑工人等群体工资水平合理增长。

二、关于保障农民工群体权益

(一)扎实做好房屋市政工程领域根治欠薪工作。我部不断强化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完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并将各地开展实名制管理工作相关情况纳入年度省级人民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加大建筑市场监督执法检查力度,将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办理、建设单位合同履约和工程款过程结算情况作为检查重点内容,严厉打击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紧盯元旦春节、全国“两会”等关键节点,扎实开展“安薪行动”、冬季专项行动等工作,集中力量化解欠薪问题。

(二)持续改善建筑工人生产生活环境。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105号),明确加强建筑工人技能培训、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权益、改善建筑工人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我部印发《关于开展施工现场技能工人配备标准制定工作的通知》(建办市〔2021〕29号),指导各地做好施工现场技能工人配备标准制定工作,提高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技能水平,提升工程质量,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制定本地区施工现场技能工人配备标准。积极改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农民工施工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施工现场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全力保障建筑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维护建筑工人社会保险权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构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制度平台,其中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建筑业农民工应依法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的建筑业农民工可自愿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指导各地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断优化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功能,畅通维权通道。

(四)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全国总工会着力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适应建筑业农民工流动性大等特点,开辟网上宣传引导入会、在线申请入会、手机申请入会、集体登记入会、流动窗口入会等多种入会渠道。2024年5月23日,全国重点非公建筑企业入会经验交流暨工作部署会在临沂召开,要求各地强化责任担当,立足行业特点,加强宣传引导,以服务吸引入会,积极推动解决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急难愁盼问题。

下一步,我部将持续做好根治欠薪工作,进一步强化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建筑农民工合法权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持续加大日常监察执法和宣传普法力度,提高用人单位与建筑工人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安薪行动”,推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全覆盖;继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实现建筑企业职工应保尽保。全国总工会将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开展专项行动,指导开展全国工程建设领域企业劳资争议调解员、项目劳资专管员专题培训,组织全国建筑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知识竞赛,提高劳动监察保障系统、工会系统干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能力。

三、关于完善建筑工人教育培训体系

(一)着力提升建筑工人技能水平。我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颁布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修订多项行业职业技能标准,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技能培训等提供依据;举办全国建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组建行业代表队参加第一届、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支持指导行业学协会、地方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开展技术技能竞赛,带动建筑工人学技能、强本领;以建筑业一线工种为主体,筹备举办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拟将建筑机器人作为大赛展示交流项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先后印发《“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关于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会同我部制定《关于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在相关职业技能大赛中设置混凝土建筑、瓷砖贴面、砌筑等建筑类竞赛项目,支持引导农民工等劳动者从事建筑工作并提升技能水平。

(二)着力提升建筑行业职业教育水平。2023年,教育部继续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和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发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规范引领作用,一体化设计建筑类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组织研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智能建造技术、建筑工程等41个土木建筑大类专业教学标准。畅通建筑工人学历继续教育提升渠道,在近700所院校开设建筑类相关继续教育专业,支持相关院校面向建筑行业一线从业人员举办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持续建强建筑工人终身教育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全过程学习服务,汇集课程资源103万余个,用户累计时长110万个小时。会同全国总工会,通过提供优惠政策、资助学费等方式,帮助产业工人、农民工提升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目前已覆盖全国500多所高校,超240万职工提升了学历。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工作,积极提升建筑工人技能水平,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教育部将继续优化构建更加灵活方便、高质量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完善产业工人继续教育制度和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集成化、智能化数字平台,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四、关于推广使用先进施工技术和设备

(一)积极推进智能建造。我部选定24个智能建造城市试点,着力培育智能建造装备新产业,鼓励推进智能升降机、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设备研发,形成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建设一批试点示范工程,如:苏州市明确提出布局发展智能建造新兴产业,到2025年建立苏州市智能建造相关标准体系,逐步推广轻型造楼机、成熟的建筑机器人、智能升降机等装备。

(二)推动工程科技创新。我部通过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部级科技计划项目,持续加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开发和应用,新型施工装备不断取得突破,如:我国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是超高层建筑施工装备集成平台,施工速度最快可实现3天一层楼,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下一步,我部将认真抓好智能建造城市试点,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智能建造技术装备,带动工程建设领域设备更新,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同时,持续推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用工程科技创新改善建筑工人劳动环境,不断提升建筑工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到建筑行业。

五、关于加强建筑工人社会认同和支持

(一)积极宣传建筑工人先进典型。全国总工会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砌筑工冠军许纪平选树为全国“最美职工”,并联合中宣部、央视等宣传其先进事迹。我部组织中国建设报社、建筑杂志社等媒体,开设“行业技能大比武”专栏,宣传优秀工匠,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高建筑工人社会认同度。

(二)提升建筑工人维权意识。全国总工会依托建设项目工会驿站阵地资源,开展“求学圆梦”“技能提升”等活动,举办“工会送法律送服务进工地暨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主题宣传活动”,制作印发《农民工维权服务手册》口袋书,指导企业开展留守儿童“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维权服务工作体系,提升建筑工人归属感。

下一步,全国总工会将按照相关工作部署,聚焦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组织开展“全国交通建设产业百名劳模工匠进一线”主题宣讲活动,实施建筑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建设行动,常态化开展思想引领、素质提升、技能培训、维权服务、创新创效等活动。我部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同感,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感谢您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建筑市场监管司 010-58933327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24年6月20日       




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国务院办公厅,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全国总工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来源网址: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zc/wjk/art/2024/art_059a3954ac8e48ebb8441a632ea80e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