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装配式建筑代表了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是建造方式、建造技术、建筑材料和施工组织的重要变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2016年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都对发展装配式建筑提出要求。当前,装配式建筑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2亿m²,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13.4%,较2018年增长45%。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全产业链逐步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我部会同相关部门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引领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针对装配式建筑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精益化施工及相关配套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我部联合自然资源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进一步提出针对性措施,要求加强建筑系统化集成设计,优化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推广精益化施工建造,加快信息技术融合,同时加大金融、环保、科技推广、评奖评优等方面政策支持,引领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推动标准化生产,逐步解决成本偏高问题。发布《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启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装配式住宅装配化装修部品部件尺寸指南》和《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编制,建立“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推动装配式建筑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市场化发展。
三是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把好质量关。要求各地加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如北京、深圳、上海等地推行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专家评审、施工图审查、构件驻厂监理、构件质量追溯、灌浆全程录像、质量随机检查等一系列措施,确保质量监管落到实处。引导企业提升对装配式建筑质量的管控能力,提高设计、生产、施工能力水平,推行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设计生产装配一体化、技术管理一体化。通过强化政府监管和企业自律,构建全方位质量控制体系。
四是加快专业人才培育,壮大人才队伍。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壮大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各方面人才队伍。深化建筑用工制度改革,完善建筑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评价体系,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衔接,打通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道路。推动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支持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支持院校对接建筑业行业发展新需求、新业态、新技术,开设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提供人才保障。
五是督促各地落实支持政策,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关政策文件,部分省(区、市)出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如将装配式建筑相关要求纳入土地招拍挂、建筑面积奖励、财政税收金融支持、建设审批“绿色通道”等,积极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同时,也要求地方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不搞“一刀切”,不盲目推进。
您关于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建设的建议很有借鉴意义。在下一步工作中,我部将以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为切入点,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着重做好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创新,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促进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
感谢您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010-5893456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0年9月25日
抄送: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