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644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梅世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乡村振兴中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装配式建筑代表了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趋势,是建造方式、建造技术、建筑材料和施工组织的重要变革,在乡村振兴中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您提出的加快推进立法进程,强化技术支撑,加强舆论引导等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近年来,我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在农村推广应用。

  一、积极稳妥推进

  “十三五”期间,我部制定《“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等多个文件,为推动农村装配式建筑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2019年以来,我部结合现代宜居型农房建设试点、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等工作,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木结构等多种装配式建筑类型中,以钢结构装配式为主要推广类型,指导浙江、陕西、四川、河北等地探索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农房。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钢结构装配式农房约10万户。

  调研了解日本、美国等国装配式建筑在农村地区应用情况,深入分析总结浙江、河北等地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农房的做法,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收集国内外农房建设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推广实施装配式建筑农房建设政策措施。

  二、进一步夯实技术和产业基础

  我部制定发布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从集成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与质量验收、使用维护及管理等方面提供技术标准支撑。组织认定了30个城市和195家企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形成钢结构装配式农房生产企业约50家,年产能约500万吨。科技部将装配式建筑作为科研攻关重点任务,2016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启动实施“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划拨经费13亿元,重点就装配式建筑的基础理论、设计、标准规范、检测评价、构配件生产、施工建造、产业化等进行方面的技术研发进行全链条的设计部署。2019年在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部署实施了“村镇装配式住宅生态化结构”,基本解决了钢结构装配式农房常见的防腐、隔音、抗火与耐久性提升等关键技术。

  三、加强宣传引导

  钢结构装配式农房是一种新型结构和建筑体系,社会认知度仍有待提高,建设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除部分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农户外,多数农民受传统观念的限制仍持观望态度。我部指导地方探索各类扶持政策,加强宣传和引导,推动地方制定了以奖代补、信贷支持和质量保险等配套政策。如浙江省按每平米省级财政补助200元、县级财政补助100元的标准予以支持,同时给予建房农户不超过30万元的贷款额度支持。杭州市临安区还引导企业为建房农户购买每户3000元的建房保险,解除农户后顾之忧。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十四五”乡村振兴、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等领域的专项规划和重点任务中,将装配式建筑作为重要内容。以钢结构装配式农房为重点,带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因地制宜指导各地积极做好装配式建筑农房推广工作,加快传统农房建造方式转型,提升农村住房品质。

  感谢您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

          010-5893318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0年10月22日


  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国务院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科技部。

来源网址: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fdzdgknr/jyta/202101/20210106_248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