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等建议,现答复如下:
加强农村垃圾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举措。您的建议对改进我部的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会同有关部委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全力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稳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3阶段的目标和重点任务。2015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汪洋副总理出席并讲话,会议部署了下一阶段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并就美丽乡村建设作出了安排。会后,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组织开展了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普查并向国务院做了汇报,对进展缓慢的省进行联合督查,指导30个省(区、市)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纳入工作考核。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另外,我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的通知》(建村[2009]3号)、《关于开展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40号)等一系列文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评审工作。截至目前,累计确定了全国特色景观名镇369个,全国特色景观名村184个,宜居小镇99个,宜居村庄140个。目前,这些示范村镇已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
二、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
我部于2014年11月召开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5年专项行动,提出用5年时间使全国9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目标。为更有效的推动工作,2015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我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建村[2015]170号),提出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垃圾和农村工业垃圾治理目标,明确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源头减量、全面治理生活垃圾、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范处置农村工业固体废弃物、清理陈年垃圾等主要任务,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逐省验收制度。我部等10部门督促各地制定实施方案,赴部分省进行了政策宣传,协调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开展了系列宣传。目前四川、上海、山东、江苏4省市已经通过中央10部门的验收。在我部等10部门的推动下,2015年农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62%,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
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我部在总结各地实践基础上,提出开展农村垃圾户初分、保洁员再分类的两次分类方法,对于分类减量后的垃圾要根据道路交通、经济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收运和处理方法。一是离县级处理设施较近的,原则上转运到县进行统一处理。二是离县级处理设施较远的,原则上转运到乡镇进行处理。三是边远山区等交通不便的,原则上在村内进行处理,做到垃圾不出村,但要尽量做到无害化,避免二次污染。对于后两种处理方式,县里要统筹安排,在中心乡镇和村庄建设必要的区域性处理设施。但各地不能“一刀切”地推行一个模式,特别是一些县域面积大、经济欠发达的县市,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盲目推行全收全运集中处理。
关于防止城市生活垃圾向农村转移的问题,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专门作出了重要指示。近期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各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农村“垃圾山”、垃圾围村等现象的排查和整治工作,力争于2016年底完成排查,于2017年底完成整治。此外,我部、环境保护部还将加强执法监管,对违法违规向农村转移垃圾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三、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时长化运作机制
我部指导各地建立农村生活治理市场化运作机制,目前不仅山东、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已经普遍推开,四川、江西等欠发达地区也正在逐步实施。如山东在全省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有半数以上的县(市、区)已经实行了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北京环卫集团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进入了城乡环卫保洁市场。从已经开展企业化运行管理的地方实践看,这种服务外包模式大大提高了清运保洁工作质量和效率,真正实现了管干分离。
四、加大农村垃圾治理基础设施投融资力度
2012年,国务院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其中对建制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并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通过以城带乡、设施共享等形式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服务能力扩展至农村。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时,对符合要求的建制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和农村垃圾收转运系统建设项目给予积极支持。从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专门支持农村环境保护,重点支持以集中连片的方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工作,累计已支持7万多个村庄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5年起,我部协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基准利率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政策性贷款,主要支持各地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编制“十三五”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县城、建制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全覆盖,带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下一步,我部将和有关部委共同努力加快推进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对纳入上述建设规划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基金将给予支持。对于纳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贷款项目库的,协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加快项目审批进程,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贷款支持。
此外,关于加大再生资源回收的问题,2015年商务部会同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印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明确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中长期目标,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县域一盘棋的农村生活资源回收体系。目前,各地在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网络时,普遍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纳入其中,依托农家超市、集中垃圾收集点等建立回收网点。
五、加大力度宣传形成良好氛围
我部会同中央文明办印制了近百万张宣传海报,在2015年春节期间张贴到每一个行政村,该海报以村民齐动手开展垃圾分类减量为主题。2014年我部召开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及建村[2015]170号文件均对鼓励农民参与垃圾分类减量、养成良好的卫生环境意识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要求地方指导村庄编制或修编村规民约时,将农民参与垃圾分类、维护公共环境等义务明确下来。2016年,协调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等栏目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行了专栏报道,在《中国建设报》头版连续宣传农村垃圾治理的地方经验和实践。环境保护部先后拍摄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电影短片,宣传国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政策措施,设计制作了《向污染宣战》等一系列环保主题宣传片、海报及挂图。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争取早日实现到2020年底90%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的目标。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6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