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幸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四川蜀道申遗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蜀道是我国价值较高、保存状况较好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以剑门蜀道、光雾山—诺水河、米仓山大峡谷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主要载体,沿线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分布着众多的古道、关隘、渡口、城寨、寺庙、邮驿、客栈等人文遗存,具有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潜力。
我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蜀道申遗工作,近年来指导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组织有关方面和专家对项目价值、申遗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多次研讨,有序推进项目申报的前期培育工作。2015年,我部已推荐蜀道作为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清单》,推动蜀道申遗取得阶段性进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于2018年正式启用一国每年一项申报项目的限额要求,这对未来申遗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积极适应申报规则调整要求,进一步做好蜀道的培育和申报工作,建议四川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组织专家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住房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加强项目突出价值的研究论证,确定申遗技术路径,制定申报材料,提高项目竞争力;二是建立健全蜀道项目的保护管理制度,开展必要的保护和整治工作,完善制度保障;三是鉴于蜀道项目横跨多个市、州的特点,应当坚持高位推动,在省级层面成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提供组织保障。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支持四川省做好蜀道项目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培育工作,组织专家和专业机构对申遗相关工作给予必要的协调与指导,待条件成熟时,推荐该项目正式申报。
感谢您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010-58933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7月29日
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国务院办公厅,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