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中央:
你们提出的关于科学处置城镇污水污泥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国家高度重视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明确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规划、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等要求。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明确要求各地在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达标改造,2020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近年来,我部与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范和政策文件,组织关键技术攻关,指导和支持地方加强城镇污泥处理处置工作。
一、关于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攻关
我部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中,设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新技术开发集成与工程化”等研究项目,针对我国污泥含砂高、有机质低的特征,开展了污泥脱水、干化、热水解、焚烧、好氧发酵、厌氧消化等处理处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与有关部门公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示范项目。科技部等部委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织建立了“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污泥处理处置产业链的形成,协同推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通过科研和实践,目前我国已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和成套装备。
二、关于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路线
一是强化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引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各级城镇排水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明确污泥处理处置要求。经国务院批准,我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污泥处理处置目标任务,指导各地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采取污泥处理处置措施,鼓励采用能源化、资源化技术手段,尽可能回收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积极拓展达标污泥衍生品的使用。二是合理确定污泥处理处置路线。我部与环境保护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以及之后我部印发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指导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科学确定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协同干化焚烧等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引导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发和应用。《“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鼓励将经过稳定化、无害化处理的污泥制成符合相关标准的有机碳土,用于荒地造林、苗木抚育、园林绿化等。
三、关于做好政策和管理跟进,打通污泥处理处置产业链
一是完善收费政策。我部与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制定和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将污泥处理处置费纳入到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要求地方政府对收费不能满足运行成本的予以补贴,统筹使用缴入国库的污水处理费与地方财政补贴资金,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提供污泥处理处置服务的单位支付服务费,落实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运营费用。二是完善标准规范体系。近年来,我部陆续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等系列标准规范,目前正在研究编制污泥农用稳定化等方面的标准。三是全面推行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制度实施,从源头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等污染物或超标重金属进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为污泥资源化利用和土地改良等提供保障。四是完善财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高度重视污水污泥处置,2016年,中央基建投资安排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工程50亿元。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印发《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符合条件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对污泥处理处置劳务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70%。上述政策和标准的实施,有力调动了企业开发污泥利用产业的积极性,有利于进一步打通污泥处理处置产业链。
四、关于积极应对“邻避效应”
指导督促各地积极消除和防止“邻避效应”,一是科学规划,严格建设项目环评,综合评估项目风险,合理选址;二是加强日常执法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开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信息,实现政府与社会共同监管;三是提高政府公信度,建立与民众沟通机制,实现决策、信息透明;四是坚持底线思维,推进设施建设“邻避”转为“邻利”效应,指导地方依法推进项目建设,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当然,彻底解决城镇污水污泥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大科技支撑和资金投入,完善和统一污泥资源化利用等相关政策与标准,久久为功。下一步,我部将与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密切合作,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衔接,继续开展污泥处理处置试点示范,争取中央财政继续大力支持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指导督促各地加快落实“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感谢您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010-58934352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7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