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266号(科学技术类084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张水波委员:

  关于加快我国工程技术标准“国际化对接” 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中国标准国际推广

  一是各标准化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对比分析,提高中国标准国际兼容性。目前,我部已完成全套英国建筑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初步翻译,为研究英国标准体制、技术水平,开展中英标准技术对比和完善中国标准奠定了基础。二是我部印发《工程建设标准翻译出版工作管理办法》和《工程建设标准英文版翻译细则(试行)》等工作制度和规定,有效推动中国标准英文版译制。目前,已发布200余项英文版中国工程标准,为中国标准国际交流和应用提供了基础。三是加强中国标准国际培训,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标准的了解。目前,国家标准委共举办14期标准化官员援外研修班,为亚非拉及南美地区共近100个国家培训409名学员;邀请近30名国内行业专家培训“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贸易国家的标准化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家,有效地推动更多国家了解、采用中国标准。

  对于您提出成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国际化”管理机构的建议,按照标准化法有关规定,我国标准化实行按领域归口、按标准层级分工管理的体制,中国标准“国际化”工作作为标准化工作的组成部分,由国务院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目前,还难以建立全国统一的管理机构。

  下一步,我部将结合国际工程建设需要,组织开展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翻译、对比分析,加大中国标准外文版译制,发挥涉外工程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我国技术、装备、资金优势,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多采用中国标准。同时,我部将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合作,探索建立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提高中国标准“国际化对接”工作效率,促进中国标准“走出去”。

  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编制

  一是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机构。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方面,我国已在67个IS0/IEC技术机构担任主席职位,87个IS0/IEC技术机构秘书处设在我国;我国作为正式成员国在IS0和IEC的参与度分别达到88.95%和89.22%。二是注重我国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按照《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规划(2016—2020)》要求,国家标准委每年度举办国际标准化综合知识培训活动,已举办30期,培训3654人;同时,联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0)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累计培训我国承担1S0/IEC工作的相关人员15444人次。三是积极承担国际标准制定。我国主导制定IS0和IEC国际标准452项,每年向IS0/IEC提交数十项国际标准新工作项目提案。其中,工程建设国际标准新工作项目提案也逐年增多,《建筑模数标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交换与共享框架》已开展草案征求意见。

  下一步,将借助中国担任IS0/IEC常任理事国的优势,加快中国标准“走出去”工作,为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治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会议基地等平台,着力加强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

  三、发挥我国金融投资作用

  银保监会积极引导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对“走出去”项目的信贷支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先考虑中资因素,鼓励其通过融资支持,推动我国产能和标准“走出去”。在贷款协议谈判中,力争在协议文件中加入关于设备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限制性条款,保护中方整体利益,发挥我国金融投资促进中国标准推广应用的作用。

  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大对“一带一路”“走出去”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我国标准“走出去”。

  感谢您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8年7月27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58933043

来源网址: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fdzdgknr/jyta/201810/20181024_238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