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杜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铁路、公路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梳理我国隧道及地下空间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分析了当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人力成本不断提升等因素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影响,在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的总体思路下,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快速发展,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运里程已达到5000余公里,在建里程已达4800余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持续高速发展,施工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明挖、盾构、高架法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是部分暗挖工法施工机械化水平较低,仍然采用大量人力施工,效率不高、安全性较差。
一、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关于施工机械化技术设备研发和应用。
近年,各地在机械化应用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北京市在浅埋暗挖法施工采用的暗挖台车和隧道二衬施工采用的智能模板台车,青岛市在硬岩全断面隧道开挖施工采用的双护盾隧道掘进机(TBM),贵阳市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采用的悬臂掘进机,部分城市在地连墙施工采用的双轮铣槽机等。通过推动施工机械化应用,解决了大规模、高强度轨道交通建设任务与效率低下的施工作业现状之间的矛盾,在提升工程质量、管控安全风险、减少环境问题和提高施工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示范效应显著。
(二)关于新技术、新工法推进存在的问题。
1.关于新技术、新工法推广应用面临的法规标准不完善的问题,各地通过专家评审制度,对新技术、新工法的科学性、适用性、经济性进行评价,并作为项目审批及招投标的参考依据。
2.关于新技术、新工法适用的定额问题,我部已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大断面、冷冻法等前期论证,如北京已将此类技术纳入城市轨道交通预算定额。
3.关于新技术、新工法适用的招投标制度问题,新修订的《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环境限制只有少量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以及需要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或专有技术等情形作了规定,允许采用邀请招标或可不进行招标。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发挥创新引领作用。鼓励各地参建企业推进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设备创新研发,实现研发生产机械设备小型化、多功能化,提升机械设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推进绿色低碳施工技术方法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的盾构、隧道掘进机(TBM)、暗挖台车等机械化施工模式的应用。
二是加强机械化施工推广和交流。通过组织召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会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联络员会议及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培训等,介绍各地机械化施工好的经验做法,促进机械化施工方法的交流和推广应用。
三是加强概预算费用保障措施。指导有关单位在隧道工程及地下空间建设的概算定额编制中充分考虑机械化预算费用,以加强施工机械化的引导,促进施工机械推广应用。
四是完善招投标制度。持续开展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铁路、公路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中应用情况的调研。完善招投标制度,满足地下空间工程施工领域的特殊要求,促进新工法、新技术的推广。
感谢您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
010-5893304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8年8月13日
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国务院办公厅,河南省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