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启动住建“AI+”行动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日前发布《湖北住建“AI +”行动方案(2025~ 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三年三阶段推进八大核心场景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开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征程。

立足应用场景 明确三阶段目标

《方案》以“创新驱动、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安全有序”为原则,明确三年发展路径。

到2025年年底,初步建成基础支撑平台,部分市州和企业先行先试,住房公积金服务、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工程造价、城市管理、城市生命线安全、政务运行等应用场景取得初步成果,人工智能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到2026年年底,8个应用场景取得试点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并在全省市州和企业推广。

到2027年年底,全面推广8个应用场景,形成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长效机制,支撑更多应用场景。

聚焦八大场景 AI赋能关键业务

《方案》聚焦住房公积金智能服务、工程智能设计、施工图智能审查、工程智能造价、工地智能监管、城市智能管理、城市生命线安全智能感知、政务智能运行八大关键应用场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解决行业痛点难点,提升业务效能和服务水平。

其中,在住房公积金智能服务方面,基于住房公积金海量数据与政策文件,构建住房公积金智能客服,实现住房公积金政策问答、业务办理引导、群众诉求反馈等事项通办。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住房公积金业务申请材料进行结构化分析,自动识别缺失项、逻辑矛盾及合规风险,比对业务政策,实现智能审批。

在工程智能设计方面,引导企业应用自主可控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构建人工智能设计大模型,自动根据项目需求生成多个设计方案,并快速进行设计方案渲染与场景推演,初步具备自动生成简单形体BIM模型的能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建筑设计知识图谱,强化知识的智能化关联,形成高质量的工程设计数据集,提升建筑设计质量和效率。

在城市智能管理方面,通过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智能感知设备,实时监测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渣土运输等运行状态以及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公园等周边环境,通过深度学习与图像分析,自动识别街面秩序、垃圾堆放、运输轨迹等,对违规情况、安全隐患实时预警并快速形成处置闭环,提高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城市生命线安全智能感知方面,通过构建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隐患识别模型,利用智能感知设备和海量视频资源,结合视觉大模型的图像分析能力,快速、全面感知燃气、供水、排水、桥隧等安全事件。结合运管服平台、生命线安全监管各类数据模型,对突发安全事件及时发出预警,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的全域覆盖和安全风险的全域感知。

加速落地实施 关键场景建设取得进展

《方案》出台后,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迅速推动落地,四大关键场景取得初步进展。

在市州开展住房公积金智能客服试点,武汉、宜昌、孝感、黄石、鄂州、荆州等试点市州已完成智能客服开发,实现问题咨询、政策检索等功能。

督促指导工地智能监管场景建设,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等技术支撑单位研究工地人工智能视频识别方案和技术标准,已接入部分工地开展试点。

城市生命线安全智能感知场景完成全省设备在线情况智能问答功能,可通过人机对答获取各市州、各专题场景的设备在线情况,分析各市州的设备接入趋势,对比分析各市州的数据情况。

开发上线“湖北住建”智能客服,涵盖城建档案、企业资质、注册人员、安管人员、特种人员、项目管理等业务知识库,不断优化问答功能,提升智能客服咨询答疑准确率。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将持续深化方案落实,强化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加速八大应用场景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广,切实以人工智能赋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07.23 胡建轩

来源网址: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dfxx/art/2025/art_a003565c5fe44498b7dcf47056f663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