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江西省抚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响应号召,在数字赋能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有效路径,构建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与服务。
数字赋能引领,构建“三强”服务体系
2025年,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把对新就业群体不友好问题列入物业专项整治工作。抚州市为全面贯彻落实好省厅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既有的抚州市物业信用管理平台(“赣邻通”)作用,在“强”字上凝聚力量,全面建强服务新就业群体基础体系。
强化组织领导。紧紧围绕2025年“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具体实事,抚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社会工作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为成员的服务新就业群体工作专班,制定、印发了《抚州市关于加强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和权益保障的若干措施》。
摸清底数。新就业群体重塑了社会交往活动和群众生活习惯,为政府兜牢民生底线、培育经济增长点、释放社会创造力提供了更多可能。抚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全面摸清当前新就业群体的规模和数量,会同社会工作部、交通、邮政、市场监管等部门,链接相对应的管理企业和管理平台,把信息统一录入“赣邻通”平台。目前,共录入新就业群体企业106家、从业人员1500余名、物业服务企业312家、属地社区213个,为做好精准服务、精准管理打牢基础。
强化机制建设。抚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依据《抚州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管理办法》《抚州市物业服务项目经理信用信息评价管理办法》《抚州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将物业企业服务骑手、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情况列入信用综合考评,激励物业服务企业提升整体工作效能。
暖心关爱为基,构建“三新”服务矩阵
为全面解决“门难进、脸难看、物难送”的问题,抚州市在“新”字上做文章,筑牢暖心关爱基础环节。
打造暖“新”通行码。积极运用智能管理方式,在“赣邻通”平台增加小区访客管理板块,制定新就业群体通行码,利用“一小区一码”对小区进行赋码,并将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的骑手个人信息实名录入平台,通过扫码绿色进出小区。目前,全市652个物业住宅小区中有620个物业住宅小区已使用通行码,占比95.1%,平台共录入1500余名骑手的个人信息,累计进出小区登记数据多达5467条。
建立暖“新”驿站。抚州市在有条件的物业住宅小区打造专门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暖心驿站”,提供避暑取暖、歇脚充电、饮水避雨等服务,让新就业群体有职业荣誉感、社会融入感、城市归属感。目前,铂金水岸、景泰凯旋城等36个物业小区已设立“暖心驿站”。
做优暖“新”服务。为帮助骑手进门顺、找路便,抚州市在物业住宅小区内设置了骑手专属车位1200余个;在620个物业住宅小区大门口醒目处张贴了“骑手友好线路图”,清晰地标注了小区出入口、楼栋号、充电端口、卫生间等场所位置,为骑手节约20%配送时间;在驿站墙上张贴骑手微信聊天二维码,方便骑手群内沟通,收集创业、就业等信息。
融新联动共治,凝聚“三精”治理力量
抚州市深入开展凝“新”向党爱党行动,在“精”字上求突破,不断增强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的新动能。
精心引领。依托“赣邻通”平台,引导全市范围内的党员骑手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充分发挥党员骑手“前哨”作用和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建立“新就业群体—骑手党员—社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实现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转变。
精准管理。采取“以车管人”模式,依托“赣邻通”大数据平台,实时记录分析骑手数量、年龄结构、入职离职情况等信息,形成翔实的新就业群体人物画像,精准掌握新就业群体动态,推动实现有效管理。
精细激励。坚持“以服务换服务”理念,鼓励新就业群体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政策宣传等治理活动。目前,已通过“随手拍”“顺手带”等活动,报送信息线索1300余条,代买代送物资750余次,32名骑手小哥被选聘为物业住宅小区兼职网格员。
下一步,抚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深入推动科技赋能,创新管理体系、管理动能,做足“暖心”和“暖新”功课,实现管理对象与治理主体、行业发展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同频共振,致力打通服务链条的“最后一厘米”,真正畅通外卖配送的“最后一百米”,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最后一公里”。
摘自 建筑杂志社公众号 2025.07.22 抚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