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郑州市杜岭街一家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毁损燃气设施的情况,城管部门对其展开了一次入企服务,然而令企业负责人王经理感到“意外”的是,这次服务有点“不同寻常”。
城管工作人员上门后,向王经理出示必要文书、证件的同时,还出示了一个二维码。王经理使用“郑好办”APP扫描该码后,一连串关于此次入企的信息映入眼帘:既可以查看此次入企的主体、人员、时间、事项、步骤、结果等全流程信息,查阅相关的行政指导、行政调解、法律风险防控提示等文书及普法资料,也可以对入企的时间、事项、方式、步骤等提出合理化建议,联系城管部门的驻队律师进行免费法律咨询。
这些“意外”的变化让王经理倍感暖心,这也正是郑州市城管部门创新服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的一次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郑州市城市管理局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突出“我们的城市叫郑州”城市治理主题,利用“码上查”系统规范城管部门入企行为,坚持唱服务主调、靠服务主导、让服务主动,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唱服务主调,“扫码入企”引领新体验。
据了解,为切实解决入企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等突出问题,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保障中心开发建设了“码上查”系统,集成信息公示、“综合查一次”、服务型执法、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行政监督等功能。
入企前,城管工作人员制定入企方案并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通过登录“郑政钉”平台“码上查”系统,实时上传入企数据,系统自动生成对应的入企二维码。入企时,城管工作人员主动出示二维码,企业使用“郑好办”APP扫描该码,即可查看全流程信息、法律文书、普法资料等内容。
——靠服务主导,“前置嵌入”打造新防线。
坚持“721工作法”,郑州市城管部门将普法宣传、行政指导、行政调解、法律咨询服务、法律风险防控等服务型执法举措嵌入“码上查”系统。结合企业类型和入企事项,精准实施普法宣传、行政指导和法律风险防控,告知企业可以申请行政调解或联系驻队律师进行免费法律咨询。每一次入企服务都附有一份行政指导文书,提醒企业如何避免涉法风险。
在入企开展普法宣传、法治“体检”等活动时,为切实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城管工作人员采用“扫码入企”方式,使企业对城管部门的入企原因一目了然。通过扫码查询到的有针对性的普法资料和法律风险防控提示卡,帮助企业积极预防、主动纠正违法行为,避免经营涉法风险。
——让服务主动,“协同共治”推动新探索。
通过“码上查”系统,企业可以对入企的时间、事项、方式、步骤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城管工作人员应在法律、政策范围内予以支持,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积极推动行政监管从“单向管理”转向“协同共治”。
入企结束后,企业还可通过扫码查看结果并对每次入企服务进行评价。对于违反规定入企的,企业有权拒绝,也可以通过扫码提交投诉举报并获取处理结果,真正做到入企服务、监督跟进。
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将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和企业群众反馈意见,持续完善“码上查”系统功能,使其成为规范行政行为的“紧箍咒”、保障企业权益的“护身符”、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07.21 强文科